腹膜透析因其操作简便、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好地保护残肾功能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所接受。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及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提高,因操作污染引起腹膜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导管外口隧道感染引起腹膜炎的发生率相对增加,同时腹透患者的再入院率也因此增加。有文献报告,患者出现导管外口感染时,其腹膜炎感染的风险增加6倍,因此,腹膜透析导管外出口的护理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如何对腹透导管出口进行正确的护理:
年ISPD(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PeritonealDialysis)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强调了手卫生、抗菌软膏和消毒剂的使用、沐浴后的外口护理、导管固定以及是否需要使用敷料等。
1、手卫生
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目前公认有效的洗手可清除手上大部分暂住菌,减少操作中污染的机会,从而降低导管感染几率。
2、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有效隔离口鼻腔细菌,减少感染发生。虽然ISPD指南并未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只是建议对于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局部应用莫匹罗星治疗,但是我国常规要求膜透析患者导管外口换药以及换液操作时戴口罩。
3、导管外出口评估:一看、二按、三挤压
首先要看外口周围皮肤是否发红及其范围,管周有无肿胀、渗液、结痂和肉芽组织;轻轻提起导管观察内面上皮组织的生长情况,最后用手指沿着皮下隧道的方向按压,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或压痛,并沿皮下隧道挤压外口观察有无分泌物。若发现导管外出口处有问题时应致电医院就诊。
4、外口换药
1)换药频率:在外口愈合阶段不宜频繁换药。对于愈合良好的成熟外口,建议至少每周换药两次,每次淋浴后需要进行外口换药。
2)消毒剂的选择:均常规推荐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碘伏进行外口护理。不能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剂。聚维酮碘性状稳定易储存不易挥发,无味、无黄染,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不会产生耐药性,过敏反应少见,可以10分钟内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与芽胞、真菌、病毒,是较理想的安全杀菌消毒液。
3)换药敷料的选择:无菌纱布是常规使用的换药敷料。虽然一些研究认为3M敷料或美皮康等闭合性敷料在预防外口感染方面有优势,但指南指出不能证实哪种敷料在预防外口感染方面更好一些。而外口成熟之后,不使用敷料对腹膜透析患者更经济方便,还可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5、导管固定
导管妥善固定对于预防导管的牵拉,预防损伤出血非常重要。如:腹膜透析腰带,棉质抹胸、自制松紧腰带,腹膜透析安全固定背心等。
6、导管保护和淋浴
年ISPD指南指出在洗澡时对导管和外口部位进行适当的保护。临床上一般推荐新患者淋浴时使用造口袋来保护外出口,淋浴后行外口换药。
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腹透患者在居家腹透时应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注重外口隧道评估和观察,至少每周换药两次,导管须妥善固定防止牵拉,并加强导管的日常保护。从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指南推荐每日涂抹抗菌软膏来预防感染,但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顾虑影响其应用,是否常规用于每位患者仍需根据个体情况听从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