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华(左一)和同事们为患者搬运腹膜透析液
又到了为透析患者随访和送腹膜透析液的日子,医院肾内科护士胡医院,拿着随访记录本,清点当天要送的上百箱腹膜透析液。随访记录本里,记录着需要送药上门的患者信息。
在一家工地开餐馆的张德博,是首批享受送药服务的患者之一。每个月,他都能见到上门随访的胡艳华和满载腹膜透析液的货车。
中午是张德博夫妻二人最忙碌的时候,炒菜、装盒……他们面前很快堆起了工人预订的十几份盒饭。张德博干活麻利,很难看出是一名已进行腹膜透析13年的患者。
“做饭时厨房和手上都有油烟,你还是要注意些,也要按时透析。”了解到张德博每天的工作状态,胡艳华送完药后不忘叮嘱他注意身体,避免感染。
“生活要是一直像现在这样,还是有盼头的,我要是能看到娃儿结婚就好了。”张德博满怀期望地说。13年来,胡艳华目睹了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在腹膜透析路上的坎坷与改变。
早期尿毒症患者可以选择居家进行腹膜透析,但他们面前一直有一只“拦路虎”——沉重的透析液。但这只“拦路虎”对于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来说却不是问题,因为在这背后,有胡艳华和同事们的送药上门服务。至今,他们已在送药路上走了10年。
“患者每天需要透析4次,1个月的用量就有15箱,每箱重20多公斤,1个月使用的透析液总重量达多公斤。按医嘱,腹膜透析患者不宜搬运重物,如此一来,他们的家人不仅要面临搬运的麻烦,运输费用也是一大笔开销。”胡艳华说。
为了给居家透析患者减负,年,在医院肾内科主任陈德政的牵头下,该院将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住址登记在册,每月一次集中把腹膜透析液免费运送到患者家中。胡艳华作为专科护士,从此走上了这条送药路。
年11月,家住简阳市云龙镇的徐阿姨在体检中发现血钾含量有点儿高,随后被确诊为尿毒症,胡艳华就将徐阿姨纳入了管理和送药服务对象。
“上次检查后,医生让我晚上留腹(需要透析液在腹腔保留8-12小时)。胡老师,是留腹好还是不留腹好?”
“根据上次检查,你的腹膜功能是低平均转运,适合留腹,会让水分和毒素清除得更好。腹膜功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定期根据检查结果来调整透析方案。”
在这次随访和送药中,胡艳华询问了徐阿姨近日的饮食、体重和活动情况,与徐阿姨一起记录了腹透后的数据,才又出发前往下一家。
10年来,胡艳华和同事们每次下乡送药,早上六七点出发,晚上九十点回家是常事。漫漫送药路,胡艳华和同事们走得并不容易,但患者的信任与期待,始终是他们步履不停的动力。
胡艳华说,她和同事们将继续走好这条送药路,也希望在她的护理指导下,每一位腹膜透析患者都能过上正常、快乐的生活。
李太辉侯文瑾马芳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彭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