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肾内科临床工作者,我深知透析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心理压力的治疗方式。因此,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确定何时开始透析,不仅需要依赖各种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接受程度。对于慢性肾脏病2-4期的患者而言,他们往往希望能够尽量延迟透析的时间,甚至避免透析。这种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透析毕竟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而非根治手段。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透析往往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和解释,帮助患者逐步接受透析这一治疗方式。
一、开启透析的时机选择
在肾脏健康的评估中,血清肌酐无疑是我们最常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它,医生能够估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而为肾脏疾病的分级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态下的患者,对于毒素的耐受和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些患者血肌酐值高达多,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高浓度的毒素在体内并未引发明显的生理反应。而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的血肌酐值仅仅三四百,却已经出现了恶心呕吐、胸闷不适等明显的症状。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单纯地依赖血肌酐水平来决定是否需要透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毒素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这就需要医生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客观的化验指标,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开始透析的指标参考
血肌酐水平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15ml/min时,表明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毒素开始在体内大量蓄积,此时便需要考虑开始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从而缓解一系列由毒素蓄积引起的症状。毒素蓄积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失眠等问题,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剧其心理负担。重度水肿和尿量明显减少也是毒素蓄积的典型表现,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乏力、体重明显减轻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毒素蓄积还可能导致胸闷气促、不能平卧等心肺功能受损的症状。高钾血症、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问题也是毒素蓄积的常见并发症,这些病症难以纠正,可能进一步加剧肾功能损伤。对于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衰竭患者,由于其病情进展快、并发症重,因此需要更早地进入透析阶段。通过及时的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减轻肾脏负担,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肾功能受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三、透析的常见问题
透析越晚(或早)越好?
首先,关于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最佳时机,医学界至今仍存在广泛的争议。透析作为尿毒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启动的时机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与他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选择何时进行透析,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发症情况、年龄、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晚透析虽然可能延长了患者的一部分残肾功能使用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风险。当患者不得不开始透析时,他们的机体状态往往已经较差,并发症也更加严重。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而提早透析虽然可以避免部分晚透析带来的风险,但这也意味着患者需要牺牲部分残肾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目前的医学研究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早透析相比晚透析在远期预后上更为优越,或者说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
透析前准备有哪些?
一、在透析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心理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透析并不是离死亡更近一步,而是现代医学赋予我们的一种生命延续的机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血透或腹透存活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我们需要摒弃那些消极的想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透析治疗。
二、全面了解透析的相关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腹膜透析还是血液透析,都需要我们了解它们的模式、特点以及个人和环境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等因素,评估出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三、了解常住地的尿毒症大病医保情况和透析中心的分布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评估透析的经济负担和交通便利性,从而选择和联系到最适合自己的透析中心。四、对于选择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提前建立血管通路(一般提前二个月)也是非常重要的。当肾小球滤过率继续下降或出现尿毒症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我们便可以直接使用内瘘进行透析,而无需再进行插管。
结语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瞎子的师傅曾经告诉他,需要弹断根琴弦作为“引子”,就可以取出藏在琴里的药方,就能治好眼睛,就能看见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史铁生写的《命若琴弦》,最后老瞎子终于弹断了第根琴弦,终于可以取出藏在琴里的药方,然后就能看见光明,满心欢喜的老瞎子拿着药方去药铺,却发现药方是一张空空的白纸,老瞎子坐在药铺门前良久,老瞎子的心弦断了,也许这么多年老瞎子无论弹奏的是什么,拨动的都是那一根希望的心弦,于是老瞎子对小瞎子讲了同样的谎话,弹断根琴弦作为“引子”,就可以取出藏在琴里的药方,就能治好眼睛,就能看见这个世界的美好!
透析不是一种苦难,是希望每一个尿毒症的病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去拨动那一根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心弦,虽然老瞎子的心弦断了,但是他明白他还有小瞎子,他还要陪着小瞎子去弹断今生都不可能的根琴弦……
温馨的指引:医学科普,仅供参考,相逢在此,缘分让我们相遇,感谢你对我寄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