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液葡萄糖(glucoseinSF)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3.6~5.5mmol/L。
1.标本应防止溶血。
2.禁食时间不要过短,一般10h以上。3.及时测定,在室温葡萄糖可发生酵解。
1.正常浆膜腔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水平近似。漏出液与血清相比,糖含量可无明显变化;但渗出液中糖含量较血糖值低,通常为后者的1/2左右。在血糖浓度改变2~4h后,渗出液中糖值即可出现相应改变。
2.浆膜腔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常见于感染性炎症及类风湿等渗出液中。恶性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亦低于正常,但一般不3.3mmol/L。而化脓性、结核性、类风湿性胸腔积液的糖含量降低明显,其中化脓性积液糖值为明显降低,类风湿积液糖值下降最甚(常1.1mmol/L),且注射葡萄糖后亦不升高,借此可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相鉴别。此外,红斑狼疮性渗出液的糖含量常3.3m/L.可与类风湿性渗出液相鉴别。
3.结合血糖测定,可帮助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肝硬化胸腔积液,前者胸腔积液中糖值与血糖比例为0.25~0.93,而后者则为1.00~3.68。
浆膜腔液蛋白质(proteininSF)
双缩脲法: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浆膜腔液葡萄糖(glucoseinSF)
1.浆膜腔积液测定方法同“CSF蛋白测定”。
2.特别须注意采集标本时避免血液或尿液的污染。
1.作为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指标之一的浆膜腔积液蛋白质测定,一般认为漏出液蛋白质含量25g/L,渗出液在30g/L,蛋白质在25~30g/L,则难以判明性质,结合蛋白电泳将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漏出液清蛋白高,α2球蛋白和γ球蛋白低于血浆,渗出液蛋白电泳谱与血清近似,其中大分子蛋白质要显著高于漏出液。
2.临床上,各种疾病的浆膜腔液一般均可归类于漏出液或渗出液,但由于疾病的动态变化复杂性,两者之间的性质仍可有交叉,应注意鉴别。
(1)胸腔积液:
①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为漏出液,但长期使用利尿药时,蛋白质定量可30g/L。
②上腔静脉阻塞或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时,多为漏出液,但如为肿瘤压迫并侵及胸膜时则可为渗出液。
③恶性肿瘤时,一般为渗出液,蛋白质含量常在20~40g/L。
④结核性胸膜炎,为典型的渗出液,蛋白质含量在30g/L以上。
⑤肺栓塞时,约有3/4为渗出液,1/4为漏出液。
(2)腹腔积液:
①肝硬化一般多为漏出液,但合并感染时可为渗出液,有资料显示,肝硬化时渗出液可占一半左右。
②结核性腹膜炎时多为渗出液。
③恶性肿瘤或感染性腹腔积液时,蛋白质定量有时也可在漏出液范围内。
大检联
超高性价比,惊喜带给你!
详情电联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