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新冠肺炎?结核病?傻傻分不清楚?
持续治疗是关键
1.要按照医嘱坚持居家服药,不能因症状减轻而擅自停药;2.医院随访、取药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尽量自驾车前往;3.医院无法进行随访时,医院进行肝、肾功和血常规的检查,获得结医院开取抗结核药;4.无条件进行随访检查的巩固期治疗患者,若未出现不良反应和不适,可与原主管医生联系后自行购药或委托邮寄药品,继续原方案治疗;5.在无法完善相关检查和无法随访的情况下,不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不建议加用新抗结核药物;6.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停止抗结核治疗,医院,必要时急诊就诊;7.若有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或暴露可能,并出现发热,体温高于37.3℃时,建议去发热门诊进行新冠肺炎的有关筛查;8.医院恢复正常诊疗,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常规、痰检、CT等。合理饮食强身体
1.饮食均衡多样化,尽量每日食用12种以上各类食物,每周食用25种以上,包含谷薯类、蔬果类、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类;2.顿顿吃主食,因粗粮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要注意粗细搭配;3.多吃蔬菜水果,摄入充足维生素矿物质,蔬果无法得到满足时,可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制剂来补充;4.适量食用肉蛋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天食用1个鸡蛋、1袋牛奶、1袋酸奶、以及3-4两肉(畜禽鱼虾各种肉类的总和);5.每天食用一小把大豆所制制品和一小把坚果,补充有益营养;6.食欲下降时,少食多餐,增加餐次,选用易消化但营养丰富食物,如牛奶煮粥、牛奶加米粉、米粥加肉松、坚果加酸奶等,必要时口服营养制剂补充营养;7.增加餐次也无法达到饮食量目标而需口服营养补充时,无基础病的普通结核患者可购买均衡全营养型制剂,合并基础病的患者应咨询医师或营养师后再购买,线下咨询无法满足可选择线上咨询;8.少吃烟熏食物,拒绝野味;9.注意生熟分开,加强饮食卫生;10.戒烟戒酒,每天饮水毫升以上,建议少量多次饮用。健康生活好习惯
1.做适合自身情况的身体活动,如太极、瑜伽等,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食欲;2.合理获取疫情信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不焦虑、不恐慌;3.感到孤独时,利用互联网、电话与家人、朋友、病友多联系,沟通感情,互相鼓励,获得心理支持;4.学会自我放松,练习腹式呼吸,丰富个人兴趣爱好;5.负面情绪过于强烈时,可通过网络和电话获得心理救助咨询。结核病与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在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措施等方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的时期,保证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的常态化、规范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你,世界才温暖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医院订阅号
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