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此言诚为医者临证之圭臬。因疾病复杂,症见多端,往往虚实混淆,真假难辨。医者只有精心辨证,去伪存真,分清标本主次,抓住疾病本质,集中力量捣其中坚,才能药中肯綮,应手取效。倘若辨证不确,主次不分,则往往易犯“虚虚实实”之戒。
忆曾治一刘姓女病人,因患结核性腹膜炎休学1年,在他处曾屡服抗痨药及养阴补虚之剂不效,收入我中医科住院治疗。病人面色苍*,形体赢瘦,潮热盗汗,饮食减少,时有腹痛呕吐,因病经闭已半年,呈一派虚象。唯腹部按诊膨满柔韧,脐周可扪及数个硬韧包块,大者如拳,压痛明显,舌有紫色瘀斑,脉见沉弦。我细思之:此乃瘀血成积,证属里实,症积内停,影响脾胃失和,故病人纳少腹痛呕吐。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机体失养,故症见面*赢瘦经闭。此血瘀症积为病之本,而虚象乃由症积引起,治当攻邪为主。且前曾屡服补药不效,亦当易法而治。遂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法。方用王清任之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赤芍15g、乌药15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香附15g、枳壳15g、牡丹皮10g、银柴胡15g、地骨皮15g,水煎服,每日l剂。服药后腹痛加重,病人惶惧,或言攻法为非。但细审前证,辨证无误,前方继进。1周后,病人腹痛明显减轻,腹部包块亦变软缩小。效不更方,前方继服。月余后,患者积块消失,潮热盗汗亦不治而愈,遂改服八珍汤以善其后,病人痊愈出院。又1个月后,病人来院复查,一切正常,面色红润,身体转丰,精神亦好,云已复学,月经亦来潮如前。
慈悲喜捨遍法界
惜福结缘利人天
参考文献:《北方医话》
编辑:铁扇奥特曼
I版权声明:○本文仅为战东明医师普及中医知识及读书笔记所思,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I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铁扇奥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