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肺炎和肺结核同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也同样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发病的最常见部位都是肺部,因此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患者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而且肺部会出现病灶,那如何进行就诊和鉴别呢?
其实,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病*,致病性强,发病急;后者是细菌,致病性相对没那么强,发病也比较缓慢。病原的致病性不同造成了患者的临床表现还是具有各自的特点,首先,新冠肺炎除了个别患者外,绝大多数都是有流行病学史,可以找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而结核病患者则大多数是无法知晓是何人在何地传染给他的;其次,新冠肺炎潜伏期短,起病类似感冒,有鼻塞、流涕症状,发热常常合并有显著乏力,全身症状十分明显,结核病潜伏期非常长,早期可没有症状,真正起病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全身则是一种慢性消耗的表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特征,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此外,两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也不一样,新冠肺炎以双肺胸膜下的磨玻璃影为主要特征,且变化较快,而结核病以空洞、多发结节,实变和条索为主,病变新旧交杂,且近期变化不明显。
所以,如果在现阶段出现了咳嗽咳痰午后低热等症状,而且没有很明显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触史,不必过于担心,医院去就诊,如果合并有发热,应先行到发热门诊就诊排查。肺结核病主要的检测是通过痰液,目前有非常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的检测,只需要1个工作日就可得到可靠的初步结果;如果没有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那结核病医生会通过规范的诊断流程对你的肺部阴影的性质进行必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核病虽然传播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新型冠状肺炎,但是作为呼吸道的传染病,也会通过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给身边的密切接触者,包括你的朋友和家人,如果不及时就诊会导致肺部病变的进展,出现高热、大咯血、呼吸衰竭,也可能播散到全身脏器,例如骨关节导致残疾,或者出现威胁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所以一旦有了咳嗽咳痰维持两周以上,有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才是控制结核病的最重要的手段。
沙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领*人才。同济大医院结核科主任,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结核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专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疗促进国际保健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NTM学组组长,《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年-纽约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1项,在国家级杂志和SCI杂志上发表论文近六十篇,主编、参编多部著作。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年获得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杰出青年人才奖”,年获得中国防痨协会“全国最美防痨人”称号,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