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在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时,盘点一下那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结核病知识。
结核病,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种“旧社会的病”,早已远去,但事实是,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肺结核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
都有可能被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和感染。
人体除毛发和指甲外,其他各个组织或器官都有可能被结核杆菌感染,其中,肺部最为常见,约占所有结核的85%。
肺结核(俗称“痨病”),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万人因肺结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人死于结核病。
历史上、文学上,感染肺结核的名人(主角)并不少见:
如何预防结核病?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
?研究发现,虽然每个人都有感染结核杆菌的可能,但感染后发病与否,主要与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有关。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增大,长期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这些都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结核病的原因。
?因此,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是增强抵抗力、预防结核病的“法宝”。
咳嗽超两周应及时就诊
咳嗽、打喷嚏千万勿用手捂
肺结核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体重减轻、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其中又以咳嗽最为常见。若咳嗽、咳痰经过抗炎治疗两周还不见好,医院就诊,尤其是学生、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肺结核高危人群。
一般检查项目包括:胸部X片、痰涂片、PPD皮试等。
若不幸确诊为肺结核,有两点应做到:
1.坚持正规地治疗。只要经过正规的治疗,95%以上的病人是可以治好的。
要提醒的是,治疗期间一定要遵医嘱,千万不能擅自停药、减药,或者跟着自己的感觉吃吃停停,否则,不仅不能治好结核病,还可能产生耐药菌。
患病期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研究发现,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未治愈前一年能感染10-15个人(肺外结核没有传染性)。如必须去,应佩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手帕、纸巾或手肘部位遮掩口鼻,因为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来自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
?大家都知道,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来自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所以,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非常重要。
?但是,你以为用手遮住就可以了?其实用手遮掩口鼻是大错特错!
?因为当飞沫沾染手部,而手未能及时清洗时,双手再次碰触他人或其他东西时,就会再次传播细菌及病*。
所以,我们提倡将打喷嚏用手捂住的习惯改为用手帕、纸巾遮挡,而当身边没有手帕或纸巾一类物品时,我们的手肘是最佳工具。因为手肘部位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较少,较不易散播病菌。
目前许多国家将打喷嚏或咳嗽用手肘遮掩(在无口罩和手帕的前提下),认为是最好的“咳嗽礼仪”。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防病、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防病方法,并且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终结结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