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结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知识
TUhjnbcbe - 2021/8/21 23:00:00

1、什么是肺结核?得了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答:结核病又叫“痨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的,因此90%以上的病人为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盗汗、全身无力、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等。呼吸系统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部不适、胸闷等。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2、得了肺结核去哪里治疗?

答: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医院检查确诊。

3、国家有什么免费*策?

我国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主要检查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免费检查包括:初诊病人胸片1张,痰标本检查1次;确诊病人治疗期间的痰标本检查和疗程结束后胸片1张。免费抗结核药物包括: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辅助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4、肺结核第一次入户随访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富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医生会在72小时内访视患者,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督导人员,确定服药地点和服药时间。

(2)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告诉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传染。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4)告诉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诊。

5、肺结核第一次入户随访健康教育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1)肺结核治疗疗程。

(2)不规律服药危害。

(3)服药方法及药品存放。

(4)服药后不良反应及处理。

(5)治疗期间复诊查痰。

(6)外出期间如何坚持服药。

(7)生活习惯及注意事项。

(8)密切接触者检查。

6、“肺结核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要填多少次?

答:如果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督导服药的,那么只需每月随访评估1次并记录,这样治疗6个月的患者就需要6次的随访记录表和1次的第一次入户随访表:如果是家属督导服药或患者自服药,那么医生就要在患者治疗强化期(2个月)每10天随访评估1次,继续期(4个月)每月随访1次,治疗6个月的患者就需要10次的随访记录表和1次的第一次入户随访表。

7、肺结核患者随访过程中的分类干预是指什么?

答:分类干预是指:

(1)对于能够按时服药,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则继续督导服药,并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

(2)患者未按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嘱服药,要查明原因。若是不良反应引起的,则转诊;若其他原因,则要对患者强化健康教育。若患者漏服药次数超过1周及以上,要及时向上级专业机构进行报告。

(3)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要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

(4)提醒并督促患者按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复诊。

8、肺结核患者结案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1)记录患者停止治疗的时间及原因。

(2)对其全程服药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3)收集和上报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

(4)将患者转诊医院。

(5)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是否前去就诊及确诊结果。

9、在随访记录表中,如何填写患者的“用药”情况?

答:用药情况,是专指患者抗结核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化疗方案、用法和药品剂型等。医生可以从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耐药患者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中获得患者的用药情况。

10、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传染?

答: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播疾病。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健康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就可能受到传染。一般来说,感染结核杆菌并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发展成为肺结核。

11、如何预防被传染肺结核?

答: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肺结核病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对着别人咳嗽、大声说话或打喷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