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肺结核预防
]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
病因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吐痰时,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形成带菌微滴漂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造成感染。
接触过肺结核患者就
一定会患病吗?
首先,只有接触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才有可能患肺结核。其次,看身体免疫力,结核菌“欺弱怕强”,入侵人体之后,如果身强力壮,免疫力强,它会被机体清除,亦可以进入休眠状态“悄悄潜伏”在人体内静候时机。一旦你出现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不能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就会扩散引起发病。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抵抗力较低的人,如老年人、肿瘤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的患者、抵抗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等,都更容易患上肺结核,建议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
病发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病程长的可有消瘦,病变广泛而严重的可有呼吸困难,女性患者可有月经不调。
校园怎样预防肺结核
怎样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有病发的场所注意带好口罩。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是导致结核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肺结核病人的接触。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少去人员密集不通风的场所,如网吧、歌厅等。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有利于预防肺结核。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婴幼儿重症结核病有一定作用。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歧视肺结核患者,发现肺结核的地方,做好预防措施。
责任编辑:荣一夫
审核编辑:胡陈江
本期编辑:*弟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