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
跟新冠肺炎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那些曾经不停增长的数据,让中国人民在和平年代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领教到呼吸道传染病的厉害。所幸,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今天是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肺结核--一种同样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约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全球结核病的现状
自年以来,WHO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全球结核病报告。版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全球、各地区、各国家最新的结核病流行情况。该报告指出:年全球有17亿结核病潜伏感染者,约为全人口的1/4;全球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年估算全球新发万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是单一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排全球死因顺位第十,.1万人因该病死亡。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估算我国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6.6万例,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患者数占全球的8.7%。如何预防结核病
同为呼吸道传染病,跟新冠肺炎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病感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儿童及婴幼儿亦有发病相比,肺结核多发于青壮年,且老年人预后较差。虽然人类跟肺结核的战役也仍未分胜负,但是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结核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结核预防以下人群需格外注意
1
65岁以上老年人
2
糖尿病患者、尘肺病患者
3
烟民
4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感染者,肿瘤,慢性病患者
确诊为肺结核,怎么办?
如果已经确诊为肺结核,也不需要慌张,普通肺结核坚持6-8个月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切记在治疗期间一定不可以随意停药,漏药,否则易转变为耐药肺结核。耐药肺结核治疗周期长,难度大,花费高,密切接触患者的人群如患者家人,也会增加感染耐药肺结核的风险。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发热是常见症状,发热可对患者的重要系统功能及机体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可增加分解代谢蛋白、糖、脂肪的能力,当发热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体重降低,免疫功能下降。除了发热是结核病本身症状,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热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治疗过程中合并普通细菌感染,霉菌感染也会引起高热;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炎也会发生高热;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热其体温数据波动特征也有所差异。密切